折叠床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折叠床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农业基础稳固发展林牧渔业全面繁荣-【新闻】类四腺柳

发布时间:2021-04-20 13:42:59 阅读: 来源:折叠床厂家

农业基础稳固发展林牧渔业全面繁荣

建国60年来,我国的农业在不断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快速发展,并带动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。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,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,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、林、牧、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。国民经济从农业支持工业过渡到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全新阶段,工农关系实现历史性转变,标志着传统农业经济时代的结束,崭新的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。

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供应丰富多样

2008年,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8002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1949年增长17.5倍,比1978年增长4.9倍,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5%和6.4%,大大超过了同期世界农业的平均增长速度。

种植业全面发展,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。2008年,全国种植业产值达28044亿元,比1949年增长10.9倍,年均增长4.3%。在种植业中,粮食生产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,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到农业科技的推广都投入了大量资金,从而保证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。2008年,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2871万吨,创历史最高水平,比1949年增长3.7倍,创造了用占世界10%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%的人口的奇迹,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亿吨以上,国家粮食安全水平大大提高。经济作物和其他多种经营快速发展,2008年,全国棉花产量达到749万吨,比1949年增长16倍;油料产量达到2953万吨,比1949年增长10.5倍;水果产量达到11339万吨,比1949年增长93.5倍。

林业稳步发展,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2008年,全国林业产值达2153亿元,比1949年增长73.3倍,年均增长7.6%。60年来,我国在造林绿化方面,坚持以消灭宜林荒山荒地和实现全面绿化为中心,大力调整林种、树种结构,严把造林质量关,取得了******成效。2008年,全国造林面积5355千公顷,比1950年增长近30倍;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.2%,比解放初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;全国人工林面积达到3685千公顷,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1/3。

畜禽产品产量成倍增加,城乡居民“菜篮子”日益丰富。2008年,我国畜牧业产值达20584亿元,比1949年增长40.2倍,年均增长6.5%。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相继放开了畜产品价格,畜牧业成为最早进入市场调节的产业,畜牧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从1978年到2008年,畜牧业产值增长了10.6倍,年均增长8.5%。

渔业生产能力提高,居民膳食结构得到改善。2008年,全国渔业产值达5203亿元,比1949年增长468倍,年均增长11%。水产品总产量自1989年起连续19年位居世界首位。如今市场的水产品不仅数量充足,而且品种繁多,质量提高,价格稳定,成为我国城乡居民“菜篮子”不可缺少的重要品种。
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结构不断优化

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,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。2008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为48.4%,比1952年下降了37.5个百分点。农业内部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,适当调减了粮食面积,增加了经济作物面积,瓜果、蔬菜、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。2008年蔬菜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%,比改革初期的1983年提高28个百分点。

林业比重上升,林业的发展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。2008年,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.7%,比1952年提高了2.1个百分点。林业内部,林产品产值比重逐步提高,竹木采伐产值的比重比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前大幅度下降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林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,调整林业生产方式和结构,实施荒山荒滩造林、农田林网、封山育林、防护林、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,建立以路域、水系、农田林网为骨架的高标准防护林体系,增强和恢复了生态功能。

畜牧业比重上升,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。2008年,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.5%,比1952年提高了24.3个百分点。随着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,畜产品结构也不断调整。在2008年肉类总产量中,猪肉所占比重比1985年下降22.4个百分点;牛羊肉比重比1985年上升8.1个百分点;禽肉比重比1985年提高12.9个百分点。同时,以******小动物饲养为代表的特色畜牧养殖业也得到快速发展。

渔业快速发展,实现从“以捕为主”向“以养为主”转变。2008年,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%,比1952年提高7.7个百分点,渔业产值中养殖业产值占64%,比1990年提高14个百分点。养殖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,中国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。

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从无到有不断发展

农业企业从无到有,迅速发展。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,到2006年末,全国共有主营农业的法人企业达到23.9万家,分布在农林牧渔各个产业,牧业和渔业的企业化经营趋势日趋明显。

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创新发展。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,农业产业化经营如雨后春笋,蓬勃发展。农业产业化最初的形式是“公司+农户”,后来逐渐发展为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,现在又进一步发展为“公司+合作组织+农户”。农业生产新的组织模式的大量涌现,******资本在农业领域投资的迅速增长,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。

农业区域化布局、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。经过60年的发展,我国已经形成了几条颇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,例如以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为主玉米产业带的形成,彻底改变了我国南粮北运的历史,成为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饲料粮基地;冀鲁豫成为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,2008年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6%以上;新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,等等。

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

新中国成立以来,农业为工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。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,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,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.5%,1978年为28.1%,2008年为11.3%,而工业所占的比重已经上升到2008年的42.9%,表明我国已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,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,农业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,进入到需要工业反哺农业,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新阶段。

虽然农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,但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,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。近20年来局部的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冲击,正是由于我们有稳定的农业生产能力,农业生产没有大起大落,才为宏观调控和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农业发展为消除农村贫困作出重大贡献。农业的发展为一部分人跳出农业从事其他致富的行业创造了条件,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、持久的和富有成效的专项扶贫开发计划,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,生产水平不断提高,促进了农民增收,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。2008年,按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,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4007万人。

led

西气东输

西安到昆明